吴桥76名杂技非遗传承人以坚守与创新续写“杂技传奇”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30
分享到: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吴桥杂技蹬大缸的表演者、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春华,看似柔弱,却凭借过人的腰力和腿力,将90公斤重的大缸蹬起,转个不停。有好奇的观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吴桥杂技蹬大缸的表演者、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春华,看似柔弱,却凭借过人的腰力和腿力,将90公斤重的大缸蹬起,转个不停。有好奇的观众,还会钻进大缸,来个360度转圈圈……在场观众纷纷叫好,举着手机拍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惊险瞬间。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像魏春华这样坚守演出的杂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6名。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向各地游客展示着吴桥杂技的独特魅力。

  吴桥杂技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然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项传统技艺曾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说,2006年吴桥杂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吴桥注重非遗传承人培育工作,先后有76名杂技艺人被评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18名、市级34名、县级22名。类别涵盖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魔术等。他们中既有深耕行业数十年的老艺人,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骨干。他们以师徒相授为纽带,以创新实践为羽翼,让传承千年的吴桥杂技焕发了新的生机。

  “传承不是守旧,得让年轻人愿意学、观众愿意看。”44岁的彭立新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飞叉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跟随家人沿大运河走南闯北演杂技,如今他已成为全国少见的“三把叉”表演者。2001年,他开始招收学员,战凌霄和高福亮两个年轻人就是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看表演时被飞叉表演吸引,向他拜师学艺的。现在战凌霄已是浙江横店影视城演出队队长,高福亮也在杭州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彭立新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吴桥杂技,让飞叉这门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继续“舞动”下去。

  为让非遗技艺“活”起来,传承人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传承模式,让更多人见识到吴桥杂技的魅力。“有个四川小姑娘看了我的直播,专门坐火车来吴桥学魔术,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表演了。”市级非遗魔术代表性传承人李玉平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说,如今的吴桥,杂技已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文化品牌。“下一步,他们计划联合非遗传承人建立‘吴桥杂技非遗数据库’,将传统技艺系统化整理归档,同时与高校合作开设杂技专业,培养兼具技艺与理论的复合型人才。”这位负责人说,相信在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下,吴桥杂技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原以为杨洋的《凡人修仙传》收视扑街,没想到优酷竟然觉得赚麻了,开始筹备第二季了?

  10万怒了!美国女政客靠仇恨博眼球,烧《古兰经》还放狠线国拒绝参加北京阅兵,理由都不同,日本最过分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E5 Sportback登陆成都车展